一夜之间,阿里巴巴市值少了315亿美元(约2246亿元人民币),拼多多则增加了116亿美亿元(约等于827亿人民币)。 受美股大盘以及昨夜发布2020年一季度财报影响,阿里巴巴股价下跌近5.87%至199.7美元/股。同样在昨夜发布财报的拼多多,股价没有下跌,反而增加了14.5%,达68.7美元/股。 1-3月,电商公司或多或少受到影响。算上上周发布财报的京东,这三家电商公司在2020年一季度营收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至近年来低值。 服饰、鞋包、化妆品等“出门用”的品类原本是电商销售的主要商品。剔除以3C为主的京东以外,上述品类在阿里和拼多多的销售份额分别占了38.42%和55.98%。 2020年受疫情影响,大家都减少出门,也就大大地抑制了这几个品类的需求。阿里巴巴CEO张勇和拼多多CEO黄峥都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坦承,1-3月平台服装和快消销售受到较大影响。 虽然两家公司没有出示具体的数据,但宏观数据也能佐证上述品类销售在今年一季度遇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2.2万亿元,同比下降0.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穿类商品下降15.1%。吃类和用类商品则在这三个月里分别增长32.7%和10.0%。 在回答“疫情带来哪些消费结构性变化”时,张勇提到了食品、生鲜有新的变化和新消费者,包括过去不网购的老年人群体。“服装、化妆品下降,但(中国市场)消费力量在,(只是)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张勇说。 尽管如此,但此前已有分析机构指出,其他品类很难填补“出门用”商品销量的缺口,食品饮料水果等的泛食品在电商销售占比均在4%-7%,与“出门用”的品类动辄占比仅40%相比,差距太大。 财报发布会后,我们统计了阿里巴巴、京东和拼多多等三家公司年内在资本市场的变化,发现拼多多增值672亿美元(约4792亿元人民币),京东增304亿美元(约2168亿元人民币),阿里却少了313亿美元(约2232亿元人民币)。我们扒了这三家公司财报电商业务数据,试图了解疫情期间三家公司的电商业务变化。 三平台营收增速继续放缓,拼多多亏损扩大 1-3月,阿里、京东、拼多多营收持续增长。其中阿里巴巴营收1143.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京东营收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拼多多的则为65.41亿元,同比增速为44%。 三家电商平台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增速为近几年低值。电商营收增速放缓已是近年来常态。一方面受宏观经济的变化影响,中国个人消费整体增速放缓。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流量见顶,以及人口红利渐行渐远,都与电商市场发展息息相关。 2019年以来,电商平台寻求新的增长引擎,“下沉市场”以及“百亿补贴”成了增长引擎的新关键词。投中网曾在《电商巨头的2019年:百亿补贴,无人缺席》写过,2019年三家公司在这两块领域的投入: 1、为与拼多多争夺下沉市场,阿里“复活”聚划算,京东推出了京喜。 2、2019年三家平台再次掀起“烧钱战”:5月拼多多首次推出“百亿补贴”。之后618期间,京东宣布要要“百亿补贴”,阿里系则称要“千亿补贴”。平台之间思考如何把补贴周期拉长,把百亿升级为千亿。 三家电商公司也因此加码对市场销售和营销的投入。为了在疫情期间保障商家利益,今年1-3月三大平台在持续对用户“百亿补贴”同时,或多或少也都出台了对商家的补贴政策,这对平台的利润也是个额外的打击。从三家公司财报数据也能佐证该结论。 1-3月,拼多多亏损有所扩大,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31.70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净亏损为人民币13.79亿元。阿里巴巴排除投资损失和收益后的,非公人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为222.87亿元,增速11%,前值为50%。京东的净利润为1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85%。 拼多多方面解释,亏损扩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疫情期间,为了帮助平台上的商家,拼多多在保持0佣金的基础之上,主动继续降低商家在平台上的营销成本,并将大量的免费流量资源优先给到了用户最需要的医疗用品,因此在交易额翻倍增长的情况下,营收只实现44%的增长。一方面则是加大在技术、产品和商品直接补贴上的持续投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