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球市场 >

车联网顶层标准呼之欲出 三大因素催发产业进程提速

时间:2020-11-07 09:34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点击:

      财联社8月1日讯,昨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就《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称,到2022年底,将初步构建支撑车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完成一批智能交通基础设施、辅助驾驶等领域智能交通相关标准,制修订标准20项以上;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车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形成一批智能管理和服务、车路协同等领域智能交通关键标准,再完成20余项标准制修订任务,标准体系完成总数达到40项以上。

 

      北斗组网成功,车联万物渐近,行业规模稳健增长,产业正值快速发展期。川财证券分析师方科称,行业进程正由人车互联迈向车与万物互联。

 

      车联网的未来是为了实现自动驾驶,而自动驾驶的坚实基础是网联智能(车路协同)。产业链包括上游涵盖终端设备的核心组件:芯片、通信模组等;中游涵盖车载、路侧等终端设备以及汽车承载自动驾驶核心功能的高精度地图等组件;下游涵盖测试验证、运营服务等。

 

      根据赛迪顾问的预测,2016-2021年间,我国车联网产业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4.93%,到2021年,我国车联网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115亿元。

 

      渤海证券分析师徐中华认为,三大因素将催化车联网产业进程加速。其一是政策的持续推出;其二是产业内巨头争相加码,此前以传统汽车及零部件厂商和ICT科技巨头为主,科技巨头加入车联网产业之后,也加速了行业的变革和洗牌;其三是R16标准冻结,北斗完成全球组网,助力车联网提速。

 

      其认为,短期内,车联网的基建是核心(路侧&车载终端设备、软件等);中长期来看,车联网数据的获取、运营才是核心,也是最有可能诞生行业巨头的领域。此外,当前车联网领域的终端传感器和云端运营服务商尚处于割裂状态,二者的盈利模式也不尽相同。未来车联网的传感器和运营服务或将在一定程度上融合,部分厂商的盈利模式将变成“前端传感器销售+后端运营服务”。

 

      当前阶段,正处于车联网的导入期,渤海证券看好T-Box、RSU、激光雷达、MEC细分领域。另外,随着汽车电子化的持续推进,智能驾驶座舱的普及率将大幅提升,利好相关厂商。标的推荐关注中科创达、千方科技、四维图新。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中所涉及的股票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