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快递 >

当退市遭遇“维稳”

时间:2021-05-28 09:39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点击:

  让丧失上市资格的股票退出市场,是今年以来管理层大力推进的一项新政。在上海、深圳两地交易所推出新的交易规则后,长期不被市场注意的闽灿坤B成了最先触及退市条件的一个股票。但是,就在它的退市快要成为事实之时,深交所玩起了“捉放曹”游戏,对其实行暂时停牌。8月14日,闽灿坤B发布公告宣称,公司所在地漳州市政府针对闽灿坤B可能终止上市的风险,专门成立了一个“维稳小组”。

  回想最近一个月来,当闽灿坤B日复一日地出现跌停板、日益逼近深交所规定的退市底线时,深交所忽然让其停牌,当时就让笔者疑惑,而今答案出现,显然与漳州市政府出于“维稳”需要而与深交所进行的交涉有关。于是,曾经声势浩大的退市大戏,刚刚开场,就有点演不下去了。

  很显然,交易所制订的退市规则,只是从国外市场照抄照搬,却忽视了国内市场有像B股这样因政策原因而陷于“不死不活”僵局的股票,于是按照退市新政,一个业绩尚可的B股公司只能成为“退市第一股”,这不仅引起了投资者的不满,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强烈反弹。所以管理部门出于良好的愿望推进退市制度,然而退市制度在A股的实施恐怕并不像一些人想的那样简单。

  其实,撇开闽灿坤B“躺着中枪”的偶然性,目前所推行的退市制度中,真正的大麻烦在于,一个公司一旦退市,对造成退市并无责任的普通投资者会顿时陷入困境,而按照现行的制度,他们却无望维权。

  这些公司的高管,通过上市时的圈钱、变现早已成为了富豪,退市对他们来说或许只是损失了一把“鸡肋”,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却是真金白银的损失。因此,与其说退市的板子打在了劣质公司身上,倒不如说打在了普通投资者身上。一项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目标推出的制度,最终完全可能走向它的反面,这未免让人啼笑皆非。

  当然,市场管理部门注意到了这种风险,因此曾反复告诫中小投资者远离“小新差”股票,特别是要远离充满风险的ST股的炒作,并且苦口婆心地劝导投资者投资蓝筹股。

  以央企为代表的蓝筹股确实有“大到不能退”的条件,持有这些股票,退市之忧倒是不存在的,但这些在政府曾长期推行的扩大投资中唱主角的央企,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已露出窘态,其投资收益相比于一些科技创新型企业已没什么优势。

  另一方面,一个股票既然能通过管理部门的审核进入市场,投资者就有理由对它进行投资。一方面要求投资者远离,一方面又任凭“变脸股”肆意圈钱,这种充满悖论的管理手段只能表明管理部门在市场定位上的尴尬。

  一个公司的退市,竟然惊动了当地政府,需要专门建立一个“维稳小组”来处理相关事宜。可以想见,如果闽灿坤B因当地政府的介入而改变了退市命运,那么未来当有更多的公司面对退市之时,交易所定会迎来更多的“维稳小组”。

  其实,公司退市在10年前即已成为事实,在此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近几年停了下来?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大股东赔偿制度,导致中小投资者最终成了退市制度的受害者,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台戏所以才演不下去。

  今天,管理部门决心让退市制度重回市场,但其制度设计却依然没有考虑到如何让投资者利益得到保护,这种无视现实单兵突进的退市,何时才能走通?(作者系市场资深观察者)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