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安水务:公司目前订单充裕 已进入中石油、中石化短名单库 爱乐达:航空零部件科研、生产及检测项目产能趋于饱和
【今日头条】
首个治疗新冠肺炎中药临床获批 研制方合作伙伴受关注 23日国新办就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药物举行发布会,介绍了我国首个获得治疗新冠肺炎临床批件的中药化湿败毒颗粒疗效。该药是由以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为领队的首批国家援鄂抗疫中医医疗队(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制的,日前正式获得临床批件。通过对75例重症病人使用化湿败毒方,在方舱做了452例的随机对照,显示化湿败毒方在核酸转阴以及症状方面有显著性疗效。此外,在金银潭医院,截至3月2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疗队已累计收治患者146例,已有109例治愈出院,出院率74.7%,确证了化湿败毒方的有效性。
业内表示,化湿败毒颗粒是中医药对此次疫病的理论和临床疗效的物化载体。此次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有3个抗病毒药物拿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试验批件,分别是化湿败毒颗粒和瑞德西韦和法匹拉韦。法匹拉韦和瑞德西韦都是国外针对其他疾病开发的抗病毒药物,在新冠肺炎中的的应用是扩大适应症,而化湿败毒颗粒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门针对新冠开发的新药,它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意义重大。贵州百灵(002424)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签订“防治冠状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药物筛选及药效评价”研究合作协议,委托其对相关药物进行评价研究。上海凯宝(300039)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联合组建院士工作站,公司痰热清产品应用于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
【投资聚焦】
石英晶振需求大增 部分产品涨价达15% 据集微网报道,近期国内石英晶振市场已现涨价和交期延长等状况。台湾晶技的大陆代理商表示,晶振的需求和产能一直都在增长。在5G的带动下,以及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今年部分晶振产品已经涨价10%-15%,包括热敏晶振和温补晶振等;且受疫情影响,目前晶振的交货周期,相比此前的3周已经延长到4-6周,整个行业的产能状况还是比较紧张。国内石英晶振厂商惠伦晶体也在调研中披露,目前公司的器件类产品(TCXO 温补晶振、TSX热敏晶体)价格开始对不同客户存在小幅上调,上调幅度大概在15%-25%之间。 石英晶振,是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简称,也是石英晶体元器件的核心产品。石英晶振作为5G技术中最核心的电子零部件,基于5G网络设备的数据工作量增大,而设备电路中需要通过晶振与其他元件的配合使用下达命令,从而获得脉冲信号源得以工作,从而要求晶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也加速晶振的工艺革新。当前全球的晶振行业市场规模大约30亿美元左右,随着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及5G、Wi-Fi、物联网、智能穿戴等的发展,其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目前晶振产能主要集中在日本及欧美大厂,国内占比较低且主要集中于中低端领域。随着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及国产替代进程的加快推进,相关公司望迎来机遇。可关注惠伦晶体(300460)、泰晶科技(603738)、东晶电子(002199)等国内晶振领域相关公司。
羟氯喹治疗COVID-2019疗效显著 相关公司有望受益 法国科学家Didier Raoulta的团队一篇临床研究论文中显示,硫酸羟基氯喹对于治疗COVID-2019病人有显著疗效。在一项36人COVID-2019病人参与的临床实验中,第6天患者鼻咽拭子病毒转阴率:接受羟氯喹和 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的为100%;而仅接受羟氯喹单药治疗的患者为57.1%;对照组为12.5%(p<0.001),并且与无症状的的患者相比,具有症状的患者的药物疗效更显著。
羟基氯喹,原用来治疗疟疾。上海率先提出了安全性更好的羟氯喹治疗轻中度新冠病毒病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已入组184例。初步结果显示羟氯喹治疗有效且更安全,在“上海方案”中治疗性药物列首位。海外研究进一步佐证了该药的有效性。上海医药(601607)拥有除原研厂家外羟氯喹制剂的国内独家批文,市场占有率超76%,是公司的重点产品之一。昆药集团(600422)、中国医药(600056)拥有磷酸氯喹产品。
【独家参考】
巴安水务:公司目前订单充裕 已进入中石油、中石化短名单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