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引发险情,7月21日清晨5时,南京消防救援支队按照总队命令要求,调派人员装备,赶赴河南郑州,增援防汛救灾工作。连日来,该支队转战多个救援点开展救援工作,保护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上海,久违的阳光重新露脸,下午5时许,乍浦路桥上不少市民、游客正在拍照赏景,阳光和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城市风景格外优美。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消防救援大队与海沧区教育局联合开展预防安全从小做起为主题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学生们通过学习消防安全知识、防灾减灾知识、防溺水知识、急救知识以及参加灭火逃生演练等,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丰富假期生活。 仲夏时节,山东省泰安市北集坡街道还依托红色物业创新实施4+N服务模式,设置全通岗、泰好办自助服务终端,打造全科+自助便民服务模式。 7月25日23时55分,国网南阳供电公司“焦裕禄”共产党员服务队在领队贾奇龙的带领下为郑州馨苑现代城小区成功送电。此前,受特大暴雨影响,这里的985户居民已经断电5天。看着一盏盏电灯重新绽放出光芒,小区居民的脸上纷纷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欣喜和快乐。 2021年7月27日,在浙江省玉环市坎门街道灯塔船舶修造厂,修船师傅抓紧时间检修船只、维修机械、整修渔具,确保8月1日第一批作业渔船按时安全开捕。开海在即,玉环当地300余艘注册渔船将结束为期3个月的休渔期,奔赴东海生产作业。 2021年7月27日,木匠工人在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小密乡小密村忙着修缮古祠堂的瓦梁木构件。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建筑,会昌县组织工匠对古民居、古祠堂、客家围屋等古建筑进行修缮,挖掘古建筑的历史内涵,传承历史文脉。 洪洞的编柳货,说的就是韩家庄的柳编。韩家庄家家都会柳编,地窨星罗棋布,人称簸箕之乡。柳编制品有生产、生活、工艺三大系列几十个品种。出名的有八卦笸箩、元宝箢子、九凤朝阳簸箕、柳河东书箱等。工艺老道,造型古朴,结构合理,美观大方,经济实用,远销三十多个县、区、市。参加有关柳编工艺制品比赛,摘金夺银,斩获颇丰。随着时代发展,推陈出新,编织出花盆、灯笼、果盘等多种文旅新品。 铛!深夜,一声低沉的锣响荡开在寂静的千年古村安徽西递。“80后”打更人卢磊扬起手中的木槌,走过纵横交错的深巷,将锣声送往村里的每一个角落。 打更是中国古代夜间的一种报时工作,兼顾巡夜和维持治安,由此产生了更夫这一职业。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夫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村,打更传统延续了下来,打更人每夜出更巡逻,守护一方平安。 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这里保存有完整的徽派古民居224幢,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大量成片的木质古建筑使得防火成为村子里的头等大事。自清朝起,西递村就成立了打更队,后期中断,直至1996年又重新建立。 “西递村的宅子连片间距小,消防车进不来,一烧起来救不了火,所以我们重新成立了打更队,提醒村民夜间关门、注意用火用电,保证整个村的安定和谐。”西递村打更队队长黄煜介绍。 卢磊的父亲卢惠中是打更队的主力。近期,卢惠中意外受伤住进了医院,卢磊作为父亲的“替补”,便接过木槌和铜锣,承担起夜晚打更的任务。村里有99条小巷,曲折蜿蜒,从小在西递长大的卢磊对于打更线路和沿途村民家的情况都很熟悉。 近年来,随着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壮大,西递村的很多年轻人回到家乡从事文旅方面的工作。白天,卢磊在县城的旅游公司上班,傍晚下班回到西递村的家中。 打更队成立以来,一年365天风雨无阻,光锣就打坏了十几面,村子夜里没发生过一次火灾。村里每月也会给打更人发放一笔补助作为报酬。 “世界遗产是不可复制的,西递打更队会一直延续下去,保护好这一世界遗产,保卫好西递人的共同家园。”黄煜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