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月22日电(记者牛仲逸) 上证指数2440点以来,“以大为美”深入人心,曾经流行的“小而美”已鲜有人提及。 分析人士表示,表面看是小票与大票之争,实际上“美”是共性,其代表的业绩成长性才是市场追逐的核心。 三类小票脱颖而出 彼得·林奇曾说过:“如果你曾经拥有过一只10倍股,你就知道10倍的投资回报有多么诱人。” 数据显示,上证指数2440点(2019年1月4日最低点)时,两市共有2783只总市值低于100亿元的股票,截至2021年1月21日,有1795只股票总市值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491只股票总市值增幅超过100%,38只股票总市值增幅超过500%,12只股票总市值增幅超过1000%。 从它们的最新总市值排行看,中公教育排位居首,为2097.53亿元,上证指数2440点时总市值为64.07亿元;中信特钢排位第二,为1373.33亿元,上证指数2440点时总市值为40.31亿元;英科医疗排位第三,总市值为895.88亿元,上证指数2440点时为29.41亿元。此外,德赛西威、欧普康视、晶澳科技、华峰化学、百润股份、中科创达等最新总市值均超过600亿元。 这些小票为何能茁壮成长?梳理发现,有以下三个特征: 首先,依靠并购重组壮大,比如中公教育、中信特钢、圣邦股份等。中公教育在2019年2月初借壳亚夏汽车登陆中小板。圣邦股份在2017年登陆创业板,之后连续收购多家企业,通过完善产业链布局逐渐发展壮大。 其次,伴随自身业绩增长而成长,比如英科医疗、坚朗五金、艾迪精密、三棵树等。最典型的案例是英科医疗,该股是2020年A股市场明星股。英科医疗在2017年上市,业绩持续稳健增长,2017年-2019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5亿元、1.67亿元、1.69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43.70亿元。与上证指数2440点时相比,该股迄今总市值增长2946.04%。 最后,身处“好赛道”,估值与业绩齐升。“好赛道”意味着行业天花板高,企业更易成长,业绩端有保障。“好赛道”还意味着市场风口,估值端享受溢价。比如从事汽车电子的德赛西威、中科创达,以及大消费领域的珀莱雅、安井食品等。 虽然总市值无法与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等“巨无霸”相比,但这些“小而美”股票能够迅速成长起来,足以证明小盘股并未被市场遗弃。 “以大为美”并非永恒 最近市场有一句流行语——“市场是小票的,也是大票的,但归根结底是大票的”。记者在与身边投资者交流时,不少人确实流露出“现在市值1000亿元以下的股票基本不看”的想法。 审美观相同,带来结果就是市场抱团,抱团又推动股价上涨,股价上涨接着强化“以大为美”。看似完美闭环,但“以大为美”策略真的会一直有效吗? 方正证券策略分析师胡国鹏说:“2016年后‘以大为美’特征显现,2016年至2017年为大票温和上涨阶段,2018年大票相对抗跌,2019年至今大票加速上涨。”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机构投资者话语权日渐增强、制度建设与监管不断加强等,这些都是市场“以大为美”的支撑因素,但A股历史走势也表明,“有一种利空叫涨太多”。 胡国鹏认为,“以大为美”的短期风险在于交易拥堵,波动增大。长期风险在于成长性拐点显现或导致确定性消失。短期风险引发估值波动加大,长期风险可能导致估值业绩“双杀”。 广发证券策略分析师戴康表示,当前指数与个股分化的情形,在2014年末(券商涨而大多数公司下跌)、2015年3-5月(科技涨而大多数公司下跌)、2017年9-11月(白酒家电涨而大多数公司下跌)均曾出现过。 这种极端风格,往往会通过短暂的调整来实现指数走势与赚钱广度的共振,或者随着业绩预期与估值匹配度阶段性失衡,其它具备赚钱效应的板块将分流资金,使背离修正。 “从公募基金扩张速度、持股占比、头部效应来看,当前A股格局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美股较为类似。”戴康分析认为,在此阶段大市值并非永恒主题,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受益于贴现率下行和新兴产业IPO爆发,美股小盘股显著跑赢指数,相较于市值大小差异,机构投资者更看重资产质地。 关注业绩预增方向 1月21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大涨,成交额重回万亿元之上。对于后市,机构普遍看好春季行情。粤开证券表示,业绩支撑、指数形态和交投火热三重共振,叠加3月重要会议预期,A股市场有望震荡上行。 不少机构还表示,在年报以及年报预告密集披露期,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业绩预增方向。 华泰证券策略报告建议关注三大方向:一是受益于春季躁动期间流动性偏松、年报和一季报盈利向好、性价比有所凸显的TMT板块;二是受益于碳中和目标、高景气的新能源产业链;三是出口产业链、冷冬效应相关行业板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