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长时间维度,面对世界范围内发生的供应链迁移,眼下提高自身的科技实力、打造自己的科技生态体系,来应对未来几年可能存在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放慢正当其时。 本次疫情犹如一场“大考”,能够帮助企业意识到自身供应链在规划与管理上的弱点和盲点。从供应链的串联到并联,从柔性链到韧性链,企业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供应体系,攻关核心技术,才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局势动荡等诸多“黑天鹅”或“灰犀牛”事件。 综合业界专家建议,未来可由以下层面入手,培育国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解决关键领域企业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问题,助力其在技术和产业上缩短与世界强国之间的差距。 首先,可建立全面查找“短板”机制。围绕如何提升重要产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议题,抓紧、定期、全面梳理我国产业发展的具体短板,对这些短板按照国外产品及技术的“不可替代”“可以购买”“国外/国内有替代”等层次进行分类,明确这些短板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度,并制定相应的国产化对策。 其次,是聚焦核心零部件、关键设备和技术,对基础原材料领域的技术短板,加以引导和扶植,推动技术单点突破、以点带面,逐步提升行业竞争力。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再者,要加强资源统筹,理清市场和政府聚焦的重点。集约资源,强化顶层设计和国家层面的统筹,如国家资源应向构建基础平台和开源基础软件倾斜,对重点内容可通过国家重大专项等方式进行集中攻关。给予民企参与核心技术领域国家重大科研和产业应用项目的同等机会。 另外,应大力支持协同开展核心技术自主研发,鼓励产学研联合攻关。支持民营企业设立研究中心,为民企与高校、科研院所、央企国企开展合作搭建桥梁、创造有利条件。挖掘和培养既具备丰富产业知识、又有广泛科研资源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推动“卡脖子”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完善国企和民企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从立项到产业化的全过程协同创新模式,为民企核心技术产品提供在国企中应用的机会。 最后,加大政策扶持,引导更多企业做基础研究,做原始创新。为核心技术研发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对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更大力度、更实质的支持,保持政策一致性和延续性,让企业更有信心、有决心摒弃短视思维,布局核心技术战略,引导更多企业重视品质,加快淘汰低端、劣质产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