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之前,也就是2018年的秋季例会,万科的主题词是“活下去”,当时万科只是出于居安思危的考虑,但没想到在今天,“活下去”成了一个特别真实的存在。 这句话是万科二代掌门人郁亮说的,“活下去”三个字大概还会伴随他很久很久。居安思危是对投资者和社会负责,尤其是地产行业已经步入白银时代深水区。 但遗憾的是,从业绩发布会和会后的舆论焦点看,人们依旧没能看到万科比“活下去”更重要的三个字——“多元化”。不是说“活下去”不重要,而是不需要担心。 2019年是万科成立35周年,在这样的特殊年份,万科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增长速度分别是23.6%和15.1%。在地产调控的当下,这样的成绩被解读为“不及预期”,造成股价的连续数天的调整。 但数据上绝不能说难看,何况这是万科重心主动调整的结果。几年前开始,万科将重心从规模转移到质量,也就是郁亮一直强调的“现金为王,手有余粮”。 2019年,万科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456.9亿元,连续实现11年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年末持有货币资金1661.9亿元,远高于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总和938.9亿元;净负债率33.9%,继续处于行业低位。 这样的一组数据说明,万科“活下去”依旧是说给别人听的,而“多元化”才是真的说给自己听的。 2019年,万科来自房地产及相关业务的营业收入为3526.5亿元,占比95.9%。仅从数据对比上看,多元化可谓“黯淡”。房地产以外的业务中,物业服务就占了3.5%,租赁住宅、商业开发与运营、物流仓储、养老、教育等依旧在培育过程中。 万科的多元化始于2014年,那年郁亮喊出“白银时代”概念,预言房地产已经度过了最黄金的岁月,也就是钱不好挣了。那一年,万科提出战略转型,坚定不移地走多元化道路。 多元化在万科身上颇为纠结。早在1984年,王石带着万科靠经营办公设备起家,到1991年,万科的业务包括进出口、零售、房地产、投资、饮料、影视、广告、印刷、电气工程等。 王石说,“除了黄赌毒、军火不做以外,基本万科都涉及到了”。啥都干,但啥也没干得很出色。1994年开始,王石带着万科做减法,把最多时涉足的18个行业,减至1个。后来,万科靠住宅专业化、规模化这一路径实现了超速发展。 有人说,王石的专业化战略,让万科丧失了商业地产崛起的机会,但王石仍坚决反对多元化经营,2012年曾向万科高管团队喊话:“就算我死了,你们搞多元化,我还是会从骨灰盒里伸出手来干扰你。” 时过境迁,即便王石反对,万科也得向时代妥协。2014年前后已经拿不到“干净的地”了,这句话是郁亮说的,他口中的“干净的地”指的是只有住宅、不需建其他配套设施的地块。固守住宅可能自断前路。 再后来,在“房住不炒”的行业基调下,地产行业暴利逐渐终结,找到地产行业以外的第二增长曲线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恒大造车、碧桂园造建筑机器人。 去年,万科总裁祝九胜说,万科35年前做了第一次创业,20多年前聚焦于房地产开发是第二次创业,现在是第三次创业,目的就是构筑第二条增长曲线,围绕客户需求发展多元化业务。 但数年过去了,不少房企的多元化和万科一样,虽看起来劲头十足,但在盈利水平上却与主业差之甚远。郁亮认为,评判万科的新业务以交多少现金给集团为标准,这样是不合适的。万科方面还表示,转型十年可能都不够,我们需要更有耐心。 业内质疑:所谓的房企多元化转型,很可能变成“雷声大,雨点小”。 相比需要长期投入的多元化产业,房地产赚钱快是共识。郁亮也曾在内部讲话中说,找不到一个和房产赚钱前景相当的行业。这样看来,房企对待多元化发展的谨慎,一方面因为多数行业不如房地产赚钱;另一方面,其他行业的探索需要时间和成本,也蕴藏着风险。 于是,房企们基本只在市场下行的时候,才对多元化上心。只要楼市平稳或者上行,更多的资源还是会集中到地产上。也许不差钱的企业多元化,其实就是多元化的融资,借着多元化的由头又把收紧的融资通道打开,服务的还是地产业。 从最近几个月来看,地产行业似乎在酝酿一场变局,恒大掀起的营销革命,包括全面线上卖房,恒大全国619个楼盘价格全公开等,影响的不止是销售数据,而是整个楼市生态。可以预见的是,地产将回归服务业的本质,暴利时代将很快终结。 (责任编辑:admin) |